通信世界網報道:中國唯壹連續三年盈利虛擬運營商如何戰略布局 2016年12月30日

     集團副總經理張齊先生近日接受通信世界網郤勇誌的采訪,詳細報道如下:

 

      時隔十五個月,筆者日前再次前往北緯科技總部拜訪了北緯蜂巢互聯總裁張齊,副總裁劉魯亞。北緯蜂巢互聯作為第壹批拿到工信部頒發移動轉售試點牌照的虛擬運營商,三年的試點期可謂成果豐碩,筆者通過與張齊、劉魯亞的交流也了解到了北緯蜂巢互聯三年戰略布局以及未來發展定位,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國內唯壹連續三年盈利虛擬運營商

 

     業內普遍預計2017年虛擬運營商將獲發正式牌照,那麼站在2016年的結尾,虛擬運營商從業人員已經開始重新評判壹家公司究竟才稱得上有成?當然,用戶規模是壹方面,結算收入也是壹方面,但如果壹直無法實現盈利,則公司無法維持長久生計,退出或被收購在所難免。於是,能否盈利幾乎成為了目前評判壹家虛擬運營商是否有成的重要標準。

     聯系盈利這壹點上,筆者通過與多家虛擬運營商高管溝通得知,目前國內42家虛擬運營商當中已經有超過六分之壹的公司實現盈利,這其中便包括北緯蜂巢互聯。只不過由於北緯蜂巢互聯並不像其她虛擬運營商壹般規模放號,所以可能並不為人熟知。但是,北緯蜂巢互聯卻憑借試點期前兩年的綜合表現入圍了虛擬運營商太湖論劍十大公司,畢竟其經典的B2B2C模式在實際運作中非常有成,加之試點期前兩年便能盈利,成為業內標桿並不奇怪。

     進入2016年,北緯蜂巢互聯繼續盈利風暴。據張齊透露:北緯蜂巢互聯2016年預計實現營收達近1億元,其中毛利率超過20%。借此,北緯蜂巢互聯也成為了國內唯壹壹家連續三年能夠實現盈利的虛擬運營商。在這壹點上,對於三年試點期普遍反映處境艱難的移動轉售大環境而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那麼,北緯蜂巢互聯是如何做到三年連續盈利的呢?聯系這壹點,還要從集團高管如何進行戰略布局談起。張齊之前在中國電信集團戰略計劃部和政企用戶事業部從業多年,所以對公司如何站在壹定高度進行戰略布局輕車熟路。在虛擬運營商太湖論劍頒獎盛典上,張齊入圍2015年度十大風雲人物的頒獎詞為:“敏銳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帶領北緯開辟移動通信新藍海。”那麼,張齊是如何布局移動通信新藍海的呢?

 

     三步走布局奠定巨大有成

 

     北緯蜂巢互聯如何提供服務,用劉魯亞的話來說便是:“北緯蜂巢互聯開展差異化運營,是壹家無需SIM卡、不依賴於170號碼的虛擬運營商,用戶不用更換號碼即可享受‘蜂巢互聯’服務。”作為在北大連續就讀本科、碩士的高材生,劉魯亞在北緯科技就職多年,在拿到移動轉售試點牌照後,張齊空降總裁職位,劉魯亞全力輔佐,這也為北緯蜂巢互聯開展差異化運營增添了諸多便利。

     據悉,在試點期三年間,北緯蜂巢互聯2014年推出了WiFi通營業,依托基礎運營商的WLAN熱點,致力於為互聯網公司提供上網服務,整合三網WLAN網絡整合,讓用戶不受運營商限制,壹鍵便可以連接三張WLAN網絡。已與騰訊、平安、360、萬能鑰匙、豌豆莢等主流應用共贏。

        而隨著4G的發展,用戶對流量的需求越來越大,北緯蜂巢互聯抓住商機,2015年推出了流量派營業。北緯擁有三大運營商中國全網流量資源,同時提供多樣靈活的活動模板,自主化後臺配置,穩定的技術、運營服務,為公司用戶提供營銷解決方案。目前,北緯蜂巢互聯已與國內部分航空集團、銀行、大型互聯網公司等都展開深入共贏。

     隨著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信息安全和用戶身份的確認越來越被重視,通過電話短信驗證用戶身份是直觀有效的方法,同時,短信也成為公司與用戶連接互動的高性價比方式。北緯蜂巢互聯迎合市場需求,以“使用戶利益最大化為宗旨,提供行業最優質服務,行業最可靠商品,行業最佳共贏夥伴”為目標進行了公司短信營業的開創,於2016年推出了“公司短信”營業。

     如上,北緯蜂巢互聯2014年推出WIFI通、2015年推出流量派、2016年推出公司短信,這壹切均依賴WiFi轉售作為切入點。由此可見,北緯蜂巢互聯在移動轉售試點期在總體把控上是有著壹個非常清晰的戰略布局的。

     那麼,虛擬運營商在未來究竟該如何尋找定位從而實現盈利呢?對此,張齊認為:“單壹的依靠移動轉售營業開展放號很難實現盈利,移動轉售170號碼只是壹個引子,如何圍繞目標用戶開展差異化運營,如何挖掘增值營業才是公司能否有成的關鍵。”

     目前,北緯蜂巢互聯運營定位主要面向公司用戶,經歷了試點期近三年多的探索期後,如今北緯蜂巢互聯已經找準發力點,未來將持續打造核心競爭力,力爭為更多的公司提供互聯網連接服務,營業水平達到新的高度,進而實現“讓連接更自由”。

 
Copyright © 2006 - 2020 版權所有 北京北緯通信科技股權有限集團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3197 京ICP證000125-2
增值電信營業運營許可證A1-20090144 增值電信營業運營許可證京B2-20191608